再见霍金!致敬身居果壳,胸怀宇宙的灵魂
霍金
北京时间3月14日中午,多家媒体确认,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的霍金,是剑桥大学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科学家。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席,这是自然科学继牛顿和狄拉克之后荣誉教席。
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的基础上走出了重要一步。
说真的,霍金所研究的领域,距离普通人的生活非常遥远,他所说的东西,也没有几个普通人能够真正听懂。就拿《时间简史》来说,到,《时间简史》在全球的销量早就突破了1000万册,是世界出版的奇迹。卖出那么多,读完的人就太少了。《华尔街日报》就说过,《时间简史》是“有史以来最没被读完的一本书”。《华尔街日报》上一篇文章使用统计kindle上重点句子的方法发现,大多数读者读《时间简史》只读到了6.6%
但这些并没有妨碍他成为最知名的物理学家,并且圈粉无数。2016年4月,霍金开通了微博,仅仅用了10个小时的时间,他的粉丝数量就突破了160万。
这正是霍金与其他物理学家的不同。不可否认,霍金在理论物理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真正让他成为现代物理学形象代表的,并非是他在理论物理领域的成就,而是因为霍金同时也是一位科学思想家和科普作家。特别是科普作家的身份,以及《时间简史》这样的“即使读不懂也要买来读”的文化标志,使他成为了一个大众明星。在中国,有很多人正是知道了霍金,才开始对物理学产生兴趣。
而且,霍金独特的经历和生平又为他平添了一分传奇色彩。如果说70后、80后中学生写作文时大都举的例子是张海迪,那么到了90后、00后这一代,出现频率较高的例子则是霍金。对于中国人来说,作为“心灵鸡汤”的霍金,可能要比作为“物理学家”的霍金,更令人熟悉。
多年来,有关霍金的学术地位一直争论不断,对于这些,专业领域有自己的看法。而对于大众来说,尤其是中国公众来说,霍金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普及和推广,增加了公众对于科学的兴趣,这是多少人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他2001年的科幻小说《中国太阳》里曾经写过,霍金活了一百多岁,最终去太空中养老了。,霍金真的离开了,或许真的是飞向了群星之中。